大家别忘了,我们其实还在打关税战配资官网查询,现在只是停火,还没有停战 之前定的90天暂停关税战,还有10天,就到期了(暂停期将于7月9日结束)。 咋办?打,还是继续谈? 继续谈的话,用什么方式来谈,谁更主动谁更稳得住,这些都很讲究。 特朗普在周三的时候已经出来浑水摸鱼了,声称和中国已经达成了贸易协定,并且已经「签字了」,引发了国际上很多大型媒体的纷纷报道。 但其实这仅仅是针对关税谈判框架里面的一个细节的谅解备忘录,主要是针对美国急需的中国稀土的运输方式的。 这种乱放消息,逼的咱们的商务部出来澄清,双方是在进一步确认框架细节,但还没有达到所谓的「签字了」状态。
特朗普为什么这时候出来发布明显「失真」的消息? 很简单,现在主动权在中国手上,慌的是美国人。 5月份,中美双方的代表在日内瓦进行了会谈,明确了先暂时不打,开始谈判。 等到6月份,双方又在伦敦进行了会谈,制定了未来双方贸易协议的框架。 美国能给出来的诚意,除了恢复到之前的关税水平,也就仅仅是对用于制造塑料的乙烷等材料以及芯片软件的出口限制。 这些东西怎么说呢,有,肯定最好,没有的话,其实也不太有所谓。 以芯片为例子,我们已经被卡脖子好多年了,都习惯了,自主研发的能力越来越强,虽然在高端制程领域还有落后,但总体上来说芯片已经能做到大比例的独立了。 而美国不一样,自己立不住,是真的非常非常需要中国的稀土。 一个典型的例子,6月初,随着稀土出口限制导致的供应链中断开始显现,中国向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稀土供应商发放了临时出口许可证。 为什么要给个临时的许可证?为什么不直接用来当谈判的筹码? 因为美国汽车产业已经扛不住了,咱们再不松手,就彻底要死掉。 半死不活的美国汽车制造业,才能成为谈判的砝码嘛,所以我们手上要松一松,让美国人喘口气。 这不是妥协,恰恰相反,是一种更有远见的博弈技巧。
为什么我们的稀土那么重要呢? 稀土由于不是普通消费品,所以不像是美国的芯片那样,给人的感觉那么直观。 我列几个数据各位大佬就知道了。 首先,我们开采了全球70%的稀土,并加工了约90%的稀土供应。 稀土矿不关键,关键的是冶炼加工的技术,咱们是全球独此一家。 其次,稀土种类很多。 稀土是个统称,关键矿物有17种元素,每一个,都对制造工艺至关重要。 比如对于汽车行业来说,转向系统、发动机和催化转化器都依赖于稀土磁铁,而这种高性能磁铁,只有我们能造。 最后,稀土还对很多其他行业至关重要。 手机、电视、战斗机、导弹系统、人工智能处理器,都需要稀土,有点像盐巴,用量不大,但没有,那真的是会出大问题的。
所以从独立性上来说,中国的耐受性更强。 这个耐受性不是说我们就不难受,我有不少沿海做生意的朋友,都表示日子难过了。 而是说,我们作为一个整体,战略定力更强。 而中国古老智慧又告诉我们,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,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,所以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就选择妥协。 既然贸易战开打了,那战打到底;只有把美国打痛,我们才能换来让中国企业家舒服的未来模式。 更关键的是,这次中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 美国和欧盟之间达成协议,会有非常难的挑战。 一方面,去年欧盟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2,356亿美元,量级不小(咱们去年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3610亿美元)。 另一方面,欧盟还是太散了,有的国家希望快速和美国达成协议,而法国拒绝任何偏向美国的协议。 美国和日本之间的麻烦也大。 我们都知道日本相对是膝盖比较软的国家,因为日本无论是在军事、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比较依附于美国。 特朗普对日本的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征收了25%的关税,以为日本会老实的听话,但没想到日本难得的硬气了一回,因为汽车对日本太重要了,贡献了日本GDP的10%以上。 就在上周,日本首席贸易谈判代表还专门重申了,25%的汽车关税是不可接受的。 欧盟和日本,一向被认为是主要经济体中和美国走的比较近的,就连他们都开始反抗美国,那中国就能有更大的合纵连横的空间了。 时间快到了,怎么办? 所有的分析放一边,90天停战的时间节点快到了,怎么办? 美国商务部长已经出来吹风了,说要延长谈判期限到9月1号。 白宫新闻秘书也出来说,7月9日这个“最后期限并不重要。”
不过美国觉得重不重要,本身已经不重要了,90天到期之后关税就会自动回弹到145%。 所以特朗普赶在周五休假之前表示,未来一周半内将向各国发出信函,商量具体的谈判期限。 根据西方财经媒体的分析,这个函,主要指的就是中国。 那我们接不接这个函,理不理这个函,就很关键了。 不过从外交礼仪上来说,我们没有要求,特朗普主动发函,已经把攻守之势暴露的很清晰了。 那各位大佬觉得,我们会如何反应呢? 会继续谈,还是继续开打呢? 欢迎留下你的看法。
伯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